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只有在開始聽音樂跟關掉音樂的時候才會實際接觸到 music player,使用過程中大部份的時間是不需要操作到實體的。
結論:
我所希望的 music player,是一個能表達生活品味的裝置。它必須要有強烈的裝飾性,例如一個蟠龍花瓶或是大衛像的外型,以一個藝術品的方式融入家居環境中。為了讓人感覺它是個藝術品,設計上會盡可能「隱藏」它 music player 的本質,例如將操作按鈕置於花瓶內部,或是使用遙控器的來操作,使它的外型不會令人聯想到 music player。
因此,我開始著手以僅次於 lilypad 的超小塊 Arduino - Arduino Pro Mini 作為這次改造的基礎。接著,開始分析喝水這個動作的過程,我們可以知道喝水的過程大概會是:拿起杯子、傾斜杯子倒水入口、放下杯子。
畢竟是雛形製作,我挑選了最簡單的方式來偵測,即放下杯子這個行為。如前面所述,我便以蜂鳴片安裝在杯子底部,並接線於 Pro Mini,接著也將 XBee 模組接至 Pro Mini,以達成無線的訊號傳輸,當然 Pro Mini 需要一顆鋰電池。
硬體部分大致如上所述,軟體部分則是使用 Processing 接 Pro Mini 透過 XBee 無線傳來的訊號。如果蜂鳴片一震動(馬克杯放下而觸發),Arduino Pro Mini 便會將訊號傳至電腦端的 Processing。我們預設這個震動只要超過某個值,就會呼叫 Twitter API 並貼一個訊息 "休息一下喝口水吧" 至 Twitter 網站中。
Technology & Function 銀色的按鈕下(木箱內)有連動一顆按鈕開關,因此使用者按壓銀色按鈕的同時,會觸發按鈕開關。而手搖桿的根部因為延伸至木箱內,我們便安裝了一個力臂於延伸的部分上,當使用者搖動手搖桿的同時,力臂便會觸發木箱內的微動開關。我們利用軟體Processing連接Arduino單晶片,可以不斷地讀取這兩個開關的訊號,當開關觸發(高電位訊號)時,我們便透過Processing軟體中的Minim函式庫給予開關觸發相對應的功能,即錄音與放音。
What we have learned! 師豪 ----- 在tangible interaction design這門課第一次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組員的重要,因為資工和設計不同的領域不同,所以跟自己領域有關的東西都必須要自己做到好,因為組員也很難幫到你,遇到瓶頸的時候壓力就會比較大,一開始在想互動點子時就遇到很大的困難,所幸資工同學的有情相挺,想到不錯概念,才有辦法度過難關。 其中遇到接電路、機構、這些資工和設計都不擅長的部分,也一度以為做不出來概念要胎死腹中,但最後靠著資工同學不斷的測試及修改電路,終於做出可以實際操作的模型,真的非常感謝他們。雖然這門課很重,但相對的也學到很多別堂課學不到的經驗。其中當然要感謝助教和老師在課程上不斷的刺激我們想出更好的想法,以及班上同學的互相幫忙,我們才能感受到把構想實現的喜悅。
Words for team member :) 師豪 ----- 實在是太幸運修課遇到兩位聰明又幽默的組員,Kevin寫程式和抓bug超強,每次遇到問題他都能一步步找出問題的癥結;而且時常又能想出超有趣的冷笑話,讓現場氣份歡樂;漾漾超有創意的想法讓我們從一片愁雲慘霧中帶領到光明的前途;超有耐心的解決線路問題,讓原本五倍大的線路神奇的縮小成可以塞到蛋裡的大小,實在是太神奇,太感謝你們了,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