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第六組 | 流言 Metamorphic Message | final present

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所 M9810115 黃品甄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 R99922012 蕭喬尹
台灣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 R99944049 洪三權

1. Poster



2. Video



3. Photo





4. 概念

流言 metamorphic message

千百年來,人類透過口耳相傳,開啟了最原始的文化傳承,而語言在傳遞的過程中,跨越了多次輸入與輸出的心智轉換,逐漸變形與增減,形成各種面貌。在本設計中,我們認為以語言作為傳遞記憶的媒介,有趣的地方在於可變性與隨機性,隨著聽者本身的背景與想法,原始記憶會逐漸變質形成不同經驗,”流言” 即是以此概念發展的設計。

本設計以三個一組的播放/留聲裝置隨機分布在三個不同場域,使用者拉下裝置播放原錄音後,可以再留下新的留言並傳遞出去,讓留言在三個場域之間隨機流轉。隨著傳遞的次數原錄音會逐漸衰減,就像記憶會逐漸被忘卻,直到下一次被重新錄音時,記憶再次變得清晰,卻已變化成不同形態。

流言是結合多種記憶於一身的集體記憶,也是想像力的具體呈現,這種平凡的藝術可以讓許多人共同參與創作,並不斷翻轉形變,就像口耳相傳的美好舊時代,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因流傳而精采。

5. 心得與對組員說的話

(a) 黃品甄

我認為實體空間互動課程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梁老師在論述方面很厲害,所學領域也與其他設計課程不太一樣,有點像科學結合藝術的研究,對我來說很新鮮,但這門課美中不足的部分應該在於期末作業的鬼擋牆,我認為在將論述轉為實務的過程需要透過案例分析與時間內化,因此從期中開始提了很多想法都只是在打轉,自己摸索也不太能在短時間內判斷概念的優劣,花了很多時間。

對於這門課程,我希望能提出兩個建議,我認為跨領域合作很值得嘗試,但在概念發想時會發現資工背景的同學對方法不熟悉,大部分都由設計背景的同學在帶領,在此我建議分組時每組至少兩個設計背景同學會比較適合,加乘效果才會明顯。第二點我認為在出期末作業前應該以大量範例來說明,因為平常所學的設計課程與互動設計所探討的領域不同,我們需要用更多例子來理解歸納,說真的這次作業真的有越做越迷惘的感覺,前期的概念發想真的花很多時間在自己尋找與定義互動設計的標準。

最後,我希望未來還是可以繼續這門跨領域的課,因為設計系可以跟別系所合作的課程不多,雖然累斃了,可是很值得。

給組員的話:

大家辛苦了,我覺得你們真的是不錯的夥伴,因為我對互動的不熟悉與任性的想法,讓你們陪我被打槍了好多次,謝謝Joy總是幫我檢視我那些莫名奇妙的想法是否符合老師的標準,也謝謝小三的技術協助,最後祝這次能展出順利,辛苦了!

(b) 蕭喬尹

一直游移在資訊科學與心理學之間,跨領域合作早就是家常便飯。
但和設計系的同學合作,在短短的時間內實際完成一組看得見摸得到的作品,
卻是在過去的合作中沒有的經驗。

或許是系所導向吧,在資訊系讀過的HCI work都是以Human-Centered Design為主,
強調著要解決某某問題,實用性不知不覺成了Design的最高原則。

而Tangible Interaction Design講求的重點卻不同。
從概念、從美學、從日常生活中細微卻又重要的每一點出發。
它沒有解決問題嗎?有。
樂趣、充實、感動,雖然與一般所稱的"實用"不完全相同,
但都是最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要用心體會才能發現細膩的變化。

都只學了兩種設計方式的半瓶水,因此從學期開始腦袋裡就一直在打結。
看似不同的兩種目標,卻有著類似的發想過程:跳脫現有的框架,創造新有的事物。
那它們的差異又是什麼? 又要怎麼產生這種差異?

經過一個學期的反芻,心中的答案好像隱約有了個雛型,
希望未來在學習資訊、心理、以及設計的路上,這些答案會越來越清晰。

給組員的話:

從一開始的題目一直到最後,我們真的走過了很多辛苦的路。
每次開始都要從上次的結論重新發散,最後卡死在一個小點,
腦袋當機的大家只好先解散,到下次討論再重複一次這個流程。
這種無止盡的"迷路感”,是以前作Project不曾遇過的經驗。

最後這一星期,也是瘋狂討論、購買材料、然後實作,
沒日沒夜的只想把成果作出來。
可惜最後還是來不及,系統上還是有缺憾,
沒有完整讓大家實際體會到我們想呈現的概念,
身為組裡的資訊人,有點愧對一起努力的設計人。

謝謝半路相識的品甄,也謝謝從大一就一直合作的三權,
這一路上有你們真好 :-)。

(c) 洪三權

這是我第一次碰設計相關的課程。跨領域學習不是第一次,過去曾雙主修過社會系,修課當初想說在社會系的跨領域人文經驗,應該能夠減緩跨到設計課程的阻礙,但沒想我太低估阻礙的門檻。

社會學的訓練讓我在課堂上跟得上老師的論述,但真要遇到自己動手實做,卻是困難重重。過去我受到的訓練,多是資料來了,盡可能從中歸納、推測結論,但很少有從無到有,生出一個有質感的成品。

從一開始提proposal,每個禮拜討論都在撞牆,幾乎有突破性的idea,大多是設計系的同學提出來的,時常為自己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idea感到挫折。

上完一學期課,我覺得勉強說學到一些招式,學習到如何用設計的理論和語言觀察物與人的互動,以及在抽象上如何設計互動的流程。但如果真要我再想一個有意思的idea,沒有其他人的協助,我還不大能從頭到尾再走一遍。

如果可以的話,會希望能在課堂上看更多的tangible 設計實例,雖然說這可能會限制想像力,但是我覺得會比較能從中體會理論,以及可以怎麼做設計。

給組員的話:

感謝兩位夥伴一起走過這一學期,一起撞牆好幾個晚上,不停打掉重練的無限輪迴,還容忍我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idea。

感謝Joey時常在我們一片靜默的時候,仍能自high炒起討論的分圍,維持團體的熱度。

感謝品甄時常帶來未曾開拓過的idea,還有溫柔而有質感的form,不用什麼機構就很美。

身為資訊人員,卻低估了展場的意外狀況,仍有一半系統搞不定,真的很抱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